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三)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6-05

第二部分  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理解
【培训目标】
1.树立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在语文课程内达成的观念,正确处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2.理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进行“语文学习”的课程意识。
3.理解语文课程各学习领域及其相互关联,全方位地实施国家语文课程。
4.理解课程目标的不同类型,正确把握语文课程以“能力目标”为主的学科特点。
5.理解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6.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防止把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套用为一篇课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7.理解文选型阅读教材的特性,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活动型教材的作用,能专业地使用语文教材。

  【能力诊断】
水平 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语文课程实施,我会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具体地联系语文教科书和学生这两个方面,落实好“备课备两头”。譬如阅读教学,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分析学生阅读时的疑难点,在两者的关联中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写作教学,要具体分析写作任务的能力要素,估量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困难所在,在两者的关联中确定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和重难点。学生在一堂一堂的语文课中学有所得,语文教学才会真有成效。

三 中小学语文课程,我认为很有改革的必要:阅读教学是一篇篇教课文吗?写作教学体系如何建立?读与写怎么结合?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认为必须认真思考,不可随波逐流。我较深入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逐渐明确了对语文课程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呼应所倡导的正确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致力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探索。

二 语文课程已落实到语文课程标准并体现为语文教科书。我的任务是搞好教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课上好,上出好课,上出一些有新意的课。上好一堂课,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符合教材编写意图,更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我会看杂志上发表的课例,抓住一些机会听名师的课,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努力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对学语文有了兴趣,课外他们就会主动去大量阅读,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水平。

一 语文课程具体体现为语文教科书。我的工作是按学期的教学进度,把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认真教完。对语文教科书,当然要做一些处理,主要是讲读课文,要抓住重点难点,尤其是要考到的重点词语和知识点。对口语交际这些不考的内容,因教学任务太紧,通常会较简单地处理,有时略去不讲。我有一个很实际的目标,就是我班的语文考试平均成绩,能比平行班高出一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课内肯定是不够的,主要靠学生在课外多下功夫。


【培训课程】
研修主题1: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学科价值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 一、二、三
1-1-2 实现语文课程的学科价值 “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社会通道与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课内”与“课外”)。“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语文实践”与“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在语文课程内达成,将课外资源纳入课程。 一、二、三
1-1-3 深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取向。语文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关联。学段目标及学段之间的衔接。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4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能力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讲述自己对语文课程理解的历程及经验体会。 一、二、三
1-1-5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能力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讲述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以及基于课程理解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一、二、三
1-1-6 问题研讨 有人说,学习语文靠课内肯定是不够的,主要靠课外。你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 一、二
1-1-7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教学课例(教学录像、教学实录或教案),分析其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二
1-1-8 教学反思 回顾自己一篇课文的教学(教案),反思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或与研修同伴一起讨论和分析。 一、二、三
1-1-9 学习体会和交流 整理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名师经验的启示。问题研讨、课例评析、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研修主题2: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10 具有经过理性省察的课程意识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理解”是教学的关键。国家语文课程。课程理解基于学理、基于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证据。 一、二、三
1-1-11 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 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种类型:(1)内容目标。(2)活动目标。(3)能力目标。语文课程以能力目标为主。能力目标的特点。区分语文课程目标类型的意义。 一、二、三
1-1-12 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 语文课程内容是相对于语文课程目标而言的,学生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学习内容,即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1)定篇(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经典名篇)。(2)语文知识(构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知识)。(3)语文经历(中小学阶段需经历过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二、三
1-1-13 课程目标类型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1)内容目标“分解”形成具体课程内容。(2)活动目标“情境化”形成具体的课程内容。(3)能力目标,结合学习领域的具体学习材料,转化为内容目标,学生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逐步达成学段目标。明确目标与内容关系对教学的意义。 一、二、三
1-1-14 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1)语文课程目标:较长时段(一个学段或几个学段)才能达成的目标。(2)语文教学目标:联系具体学习材料,通常在一个课时内达到的目标。(3)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指引方向,但不能以课程目标替代教学目标。(4)教学目标指向课文的教学点、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学习元素。学生一课一课地达到教学目标,不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逐步达成学段的语文课程目标。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15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和“(阅读)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文,讲述自己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点)的。 一、二、三
1-1-16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和(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一篇具体课文,讲述自己在数次教学中是如何不断调整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点)的。 一、二、三
1-1-17 问题研讨 有人说语文教学“最有个性”,可以“八仙过海”。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你如何理解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个性”?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上完全不同的内容,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二、三
1-1-18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教学课例(教案),分析其教学目标(如三维目标分裂、以课程目标代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宏大而空洞等)及其造成的原因,研讨如何改变或改善。 一、二
1-1-19 教学反思 回顾自己一篇课文的教学(教案),反思自己是如何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或与研修同伴一起讨论和分析。 一、二、三
1-1-20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师经验的启示。问题研讨、课例评析、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研修主题3:专业地对待语文教科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21 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语文教科书 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教课文(定篇)与用课文教(例文等)。 一、二
1-1-22 区别对待阅读教材和活动型教材 文选型阅读教材以选文为主体。写作(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领域,目前的语文教材是活动型的,教材提供活动的建议、方案、要求和资源,供教师选用。 一、二
1-1-23 语文教学内容的审议与开发 语文教学内容审议与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阅读教材的具体篇目及课后习题,讨论其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写作(习作)等活动教材的教学设计,讨论其适用性。 一、二
1-1-24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和“(阅读)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文,讲述自己是如何使用语文教科书的。 一、二
1-1-25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课程理解”和“阅读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一篇具体课文,讲述如何适当使用《语文教学参考用书》。 一、二
1-1-26 问题研讨 如何对待和使用网上的教学参考资料(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等)? 一、二
1-1-27 教学反思 回顾自己一篇课文的教学(教案),反思自己是如何使用语文教科书和《语文教学参考用书》的。 一、二
1-1-28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师经验的启示。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4: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29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及条件 (1)以能力目标为主的语文课程,客观上有多元、多种课程形态。(2)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经验。(3)学校或片区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4)基于学理、基于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证据,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难点,积极而谨慎的专业精神。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三、四
1-1-30 语文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整体架构、选文特点等。 三、四
1-1-31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教材的启示 蒙学教材。《四书集注》《古文观止》《古文关键》等。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 三、四
1-1-32 国外母语课程教材的借鉴 拓展视野,了解、借鉴国外中小学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 三、四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1-33 案例学习 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 三、四
1-1-34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案例学习的启示。问题研讨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三、四
  (二)语文教学观念
   【培训目标】
1.具有依据教育教学原理进行语文教学的专业意识。
2.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了解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理解“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语文知识”在构成、表征上的差别及其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4.理解“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的活动”。
5.理解“考点”与“教学点”本质的一致性,正确处理应试辅导与平时教学的关系。
6.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优化语文教学。
   【能力诊断】
水平 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语文课成功与否,不仅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更要看教学的成效: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某一点上是否学有所得,多数学生是否超越了他们原有的水平。不能离开教学目标和内容追求学习方式和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着眼于学生能学、易学,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做相应的调整或调节。
三 教课文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找准分析课文的切入口,在对课文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挖掘能促使学生思考的“疑点”。课文教学应按“激疑”和“解疑”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引领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带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乃至字里行间的背后探究“疑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二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愿学、乐学。读懂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知识点、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教一篇课文不外乎这些内容,关键是怎么教?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自主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课文;利用多种资源对课文加以拓展,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可写。
一 语文教学主要是把语文教科书的讲读课文教明白,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尤其那些要考到的重点词语和知识点,是重中之重,决不能马虎。关键是要多练,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背诵规定的课文、多做习题勤学多练。语文考试题目灵活,多做习题多练本领,对提高语文成绩总有好处,特别是对那些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只有多练才能巩固。
  【培训课程】
研修主题5:要做有专业知识的语文教师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1 三种不同所属的“语文知识” (1)学生的语文知识:实践的、语感状态的。(2)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系统的、理性状态的。(3)教学中师生交往的语文知识术语:师生对术语的所指要有一致的理解。区分上述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师凭借系统、理性的语文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形成学生良好的(有文化的)语感,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奥秘所在。 一、二、三
1-2-2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概论)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学习领域的知识。儿童的心理和语言发展。语文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知识。语文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的知识。语文教学评价的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知识。 一、二、三
1-2-3 语文教学中的两类“语文知识”(概论) (1)语文基础知识:关于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和阅读、写作心理学等知识。(2)语文学习领域的知识: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的知识。区分两类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主要是语文学习领域的知识,因需(依“教学点”)教学语文基础知识。 一、二、三
1-2-4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在讨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讨论这堂课上得“对不对”。评课标准:(1)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2)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3)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4)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5 简易调查 列出你在课堂里常用的5个语文知识术语,书面或口头询问班级学生对这些术语的所指是怎么理解的(如“概括课文大意”、“分析课文”),与研修同伴分享你调查的结论和你的感想。 一、二
1-2-6 现场作业 研修小组列出大家在课堂里常用的5个语文知识术语(如“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等),各自写出对这些术语的理解,然后与研修同伴一起分析和讨论。 一、二
1-2-7 问题研讨 有人说“语文教师似乎谁都能当”。你认为呢?我们如何维护和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 一、二
1-2-8 教学反思 分析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一一列出所使用的语文学习领域的知识术语(如“课文内容”“语言特色”“理解和感受”“写作方法”等),评判这些术语是否正确使用,或与研修同伴一起讨论和分析。 二
1-2-9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简易调查、现场作业的感受。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研修主题6:依据教育教学原理进行语文教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10 分辨看法、经验、理论 (1)看法是对某个现象的个人认识,看法可能有真知灼见,但看法就是看法,仅供参考。(2)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很宝贵,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来源之一,但经验就是经验,只能分享而获启示,不能简单移植。(3)教育教学理论是基于证据的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知识,包括对实践性知识的总结提炼,理论可能有偏误,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知识就是知识,专业人员是按专业理论和知识行事的人,知识就是力量。 一、二、三、四
1-2-11 知识类型与认知维度 知识类型与认知维度。知识类型的术语解释。认知维度的术语解释。 一、二、三、四
1-2-12 儿童发展与教育 儿童发展理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读写能力发展。社会理解和道德发展。动机发展和自我调节。人际关系。家庭和成长背景。 一、二、三、四
1-2-13 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教师。理解你的学生。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提问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合作过程。课堂管理。 一、二、三、四
1-2-14 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策略 (1)与“情感”(我的感受如何)关联的教学策略。(2)与“兴趣”(我感兴趣吗)关联的教学策略。(3)与“感知到重要性”(这重要吗)关联的教学策略。(4)与“自我效能”(我能做到吗)关联的教学策略。 一、二、三、四
1-2-15 表现性评价量表 表现性评价。评价量表的组成:任务描述,评价标尺,评价的维度,对每个表现水平构成要素的描述。建构评价量表的四个阶段:思考,列举,分组和标注,应用。让学生参与评价量表的建构。用评价量表进行评分。元评价量表。评价量表的多方面使用。 一、二、三、四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16 教学技能提升:易于理解的讲述 诚实、真诚的态度。从听者的角度对待讲授。易于理解的讲述技能。课件、图片等辅助,声音的调节。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
1-2-17 教学技能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低层次问题与高层次问题。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主问题与问题链。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
1-2-18 教学技能提升:小组讨论的组织 适合小组讨论的话题。聚焦话题。话语的交互性。话轮规则。讨论记录。小组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等。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
1-2-19 问题研讨 有人说,大学里所学(教师资格考试所考)的教育学、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学中“没什么用”。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一、二
1-2-20 教学反思 分析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一一画出所用的术语(行为动词,如“分析”“发现”“探究”等),对照“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术语解释,看这些术语用得是否合适。 一、二
1-2-21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教学技能提升的收获。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四
     研修主题7: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22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分野 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我就是要教这些,我就是要这么教。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么学才能学得好些。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三
1-2-23 “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 “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是两种有区别的活动。“教的活动”是教师的行为,是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的活动”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发生有教学价值的关联: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三
1-2-24 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的教学点,写作、口语交际的学习元素。教学环节:教学一个片段的学习活动。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指向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主要是设计学的活动,即学生在课堂上做什么。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三
1-2-25 基于证据的课堂学习评价 教学的有效性指向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的学习成效: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变化。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中。工作纸、学习单。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基于任务的表现、学习过程的表现)。教学后反思。结合具体课例讲解。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26 名课研习 研习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用不同颜色笔分别画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研讨两者的关系。 一、二、三
1-2-27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的课文,讲述自己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活动的。 一、二、三
1-2-28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均为四级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例,讲述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设计的。 一、二、三
1-2-29 问题研讨 “教师想教”“教师实际所教”“学生实际所学”是什么关系?会出现哪些复杂的情况?如果不能一致,原因有哪些? 一、二、三
1-2-30 教学反思 分析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或与研修同伴一起讨论和分析。 一、二、三
1-2-31 教学反思 回想自己最近的一堂课,判断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多少学生达到了、达到了多少,并说说你是依据什么来断定的? 一、二、三
1-2-32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语文名师经验的启示。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研修主题8: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33 学生语文经验(语文素养)的来历——以一篇课文教学为例 学生语文素养的来历:(1)理解和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优秀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素养积淀)。(2)学习如何阅读所形成的语文知识(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3)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经历的体验(对语文和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教师人格的影响。 一、二、三
1-2-34 “课文传递的教育”与“教师施行的教育” (1)“课文传递的教育”——学生真切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受课文(作者、作品)思想情感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价值是经过严格审定的语文教科书选文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也就获得了“思想教育”。(2)“教师施行的教育”——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教师发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评价。课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主要体现在前者——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能读明白课文,是课文(作者、作品)在教育学生,通常不需要语文教师再做额外的延伸或拔高。 一、二、三
1-2-35 课堂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学习经历的体验 与所有学科一样,“教师施行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丰富的学习体验。对“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师施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面。教师人格的影响。学生的互相影响。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变革的教育意义。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36 名课研习 研习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研讨: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思想情感? 一、二
1-2-37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例,讲述自己如何以激情的教学投入,来感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一、二
1-2-38 问题研讨 公开课教学中,往往有一个激情结束语,比如“《安塞腰鼓》让我们带着安塞的精神走好人生的道路”“《百合花开》让我们带着百合的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等。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二
1-2-39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教学课例(教学实录、教学录像或现场教学):(1)指出其游离课文教学的延伸、拔高等所谓“思想教育”的具体表现,或教师热衷发表自己对课文所涉话题的观点(不同看法)。(2)研讨如何改变或改善。 二
1-2-40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语文名师经验的启示。问题研讨、课例评析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9:“考点”与“教学点”本质的一致性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41 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1)教学:使学生逐步具备语文能力。(2)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有效性。(3)终结性评价:学生完成一个学习阶段之后对其所具有的语文能力加以评判。(4)应试辅导:考试前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充分展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 一、二、三
1-2-42 阅读考试的命题点、作文评分细则 阅读、写作考试旨在检测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阅读测试的命题点是阅读材料的关键点。写作评价量表(评分细则)针对完成本次作文的关键能力要素。 一、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43 试题讲解 请语文考试的命题者或评分标准的拟定者就一份具体的考卷,解说每道题的命题点(命题意图)和评分依据。 一、二、三
1-2-44 试题分析 分析几份语文试卷的阅读题,看这些阅读题分别在考阅读材料中的哪个语句或词语的理解,研讨这些语句或词语是否是这篇材料理解的关键点。 一、二、三
1-2-45 现场作业 一份陌生的阅读材料,个人或小组命题并交流讨论,看自己或研修同伴的命题点是否合适(是否是这份材料的关键点)。 一、二、三
1-2-46 问题研讨 有的公开课,教师讲得生动(或深刻),学生学得活泼(或深入),但所讲所学似乎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考试内容搭不上,好像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是一套做法,应试复习很可能有另一套做法。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一、二、三
1-2-47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课例(教案或现场教学),分析:(1)是否把复习当教学(学生本来就没有学会过)?(2)复习是泛泛而论,还是针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难点(补救教学)?(3)研讨这堂课的复习有效性。 一、二
1-2-48 教学反思 你是怎么对待教学与应试的?“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与“使学生充分展示其已有能力”的应试辅导,你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一、二
1-2-49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试题分析、课例评析的启示。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研修主题10: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优化语文教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50 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改善语文教学的发展空间。应用条件。发挥成效的语文学习机制。可能带来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讲解。 一、二、三、四
1-2-5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课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微课。翻转课堂。 一、二、三、四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52 案例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二、三、四
1-2-53 尝试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有可能使原来能教的更容易教,原来教学较困难的变得能教好。如:利用优质视频教学书法、书法名作欣赏。计算机写作,可留下修改印记使写作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手机写作有助于培养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意识。利用视频构建口语交际的真实场景。利用阅读软件汇聚显示班级学生的点画评注,使阅读思维可视化,便于组织交流讨论。电脑阅读可链接多种阅读资源,有助于研究性阅读、比较阅读、互文阅读的开展。搜索网络资源,便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电脑制作课件、视频、图片、图表等,有助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学习成果,提升多种媒介综合运用能力。 一、二、三、四
1-2-54 问题研讨 有一些教师,把课件当作板书的替代。你怎么看这种现象?如果板书的有些功能用课件替代更好,那么板书在教学中该起什么作用? 一、二
1-2-55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课文教学课例(教学录像或现场教学),指出其多媒体视频、图片等使用的得失,研讨如何改变或改善。 一、二
1-2-56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经验交流、案例学习的启示。问题研讨的体会。尝试应用的具体计划。 一、二、三、四

     研修主题11:语文名师教学经验的提炼与传承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57 语文课例研究的样式及方法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1)教师想教的与教师实际所教的。(2)教师所教的与学生实际所学的。名课研习,课例(探索课)研讨,课例评析。现场教学,教学录像,教学实录。教学实录的叙写。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提炼。 二、三、四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1-2-58 名课研习(小学语文) 阅读相关著作、杂志,研习小学语文名师的著名课例(教学实录)。 三、四
1-2-59 名课研习(中学语文) 阅读相关著作、杂志,研习中学语文名师的著名课例(教学实录)。 三、四
1-2-60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的收获。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三、四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
  (一)拼音教学
  【培训目标】
1.了解拼音是法定的汉字注音方法;拼音教学重视识读生字、普通话正音和社会应用等功能,不盲目追求学生记忆和拼写的精准度。
2*.能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做动作、编故事、念儿歌、表演、游戏等活动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富有趣味的情境中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读声韵调、拼读音节。
3*.尝试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利用汉字拼音输入法,打通拼音、识字和用字,促进低年级学生读写。
4.能将拼音知识贯通于读写教学,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汉语的语音美感以及声母、韵母、声调与情感的关联,培养学生“审音用字”的意识。

  【能力诊断】
水平 (小学低段)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着眼于拼音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功能,在拼音教学中,至少做了以下事项之一:(1)经常性地将声母、韵母等知识应用到识字教学,如教“被”字,“皮”表音,后逐渐失去了它表音作用。(2)在课文教学中,尤其在韵文教学中,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关注声、韵、调,从中感受汉字由声音传达的意味。(3)将拼音教学与计算机应用整合,指导学生运用拼音输入法。(4)将拼音知识与用字相联系,开设校本课程,较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对对子”。
三 拼音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学说普通话、用普通话正确朗读。在拼音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一是学生较难发准的一些声母和韵母;二是受方言等影响,导致发音不准、拼读困难的一些音节。我会分析造成发音困难、产生发音问题的原因,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那些重难点。比如:单韵母随意添加尾音,复韵母不到位造成普通话不纯正,由于没有读好轻声造成拖音、唱调等。
二 拼音教学时会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利用好课文,依托课文提供的情境,借助插图讲解发音要领,结合儿歌练习拼读,利用课后练习进行巩固等。二是学习一些拼音教学的巧妙办法,有时也会自己想出一些有创意的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拼音教学的游戏、儿歌、顺口溜、故事等,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拼音知识。
一 拼音教学着重在拼音知识的掌握。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能正确拼读音节。教学流程通常是:利用教材插图和拼音卡片,讲解发音要领;示范口型动作,让学生跟读练习;结合儿歌练习巩固发音和拼读,有时也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二是拼写规则、书写位置等。利用图片、口诀讲清要点,通过抄写、默写等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经常采用的办法有默写、听写、给字词注音、给注音写字,以及设计选择题、改错题、判断题等,每课或单元通常都有拼音过关测试活动。
  
水平 (小学中高段和中学)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认为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拼音知识不仅用于纠正读音、认读生字,而且还用于阅读中“辨音解字”、写作时“审音用字”。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朗读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语音美感,体味声母、韵母、声调与情感的关联。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审音用字”的意识,经常要求学生自我朗读习作,边朗读边修改。
三 认为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拼音知识主要用于认读生字和普通话正音,对纠正错别字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课文中的生字词,会关联汉字的音与形,讲解字形的声旁,提醒学生注意声旁的读音或读音的变异,培养学生适当运用声旁知识,避免读错和写错字。
二 认为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拼音知识用于认读生字和普通话正音。当学生在课文朗读时读错音或读音不准时,不仅使其聆听正确读音的示范后跟读正音,而且会运用声母、韵母、声调等知识,具体地指出其读错或没读准的地方及原因,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明白道理并加以改正。
一 认为汉语拼音应该是小学低段要掌握的内容,但因为考试经常要考到,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还需要不断地温故强化,否则这点“基本分”学生也不一定能保住。经常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尤其在迎考复习时,严格要求学生根据考试题型,多做相应的练习,强化训练。
【培训课程】
     研修主题12:拼音学习活动的指向(小学低段)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1-1 《汉语拼音方案》研制背景及其作用 古代注音方法。《汉语拼音方案》研制的背景。汉语拼音在母语教育、普通话推广、对外汉语教学及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一
2-1-2 学习和记忆理论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记忆的保持。记忆的提取。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的特点。 一
2-1-3 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策略 与“情感”(我的感受如何)关联的教学策略。与“兴趣”(我感兴趣吗)关联的教学策略。与“感知到重要性”(这重要吗)关联的教学策略。与“自我效能”(我能做到吗)关联的教学策略。 一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1-4 名课研习 研讨小学低段“拼音教学”三级水平以上语文教师的课例(教学录像或教学实录),学习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 一、二
2-1-5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拼音教学”能力四级水平的语文教师,结合具体案例,讲述自己是如何对待拼音教学以及如何做的。 一、二
2-1-6 共同备课 选取一个学习内容,设计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小组交流并评议。 一、二
2-1-7 问题研讨 如何以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小学低段学生的拼音学习? 一、二
2-1-8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课文教学课例(教学录像或现场教学),指出其拼音教学活动的得失,研讨如何改变或改善。 一、二
2-1-9 教学反思 你的拼音教学是不是给小学一年级新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负担?如是,如何改进?如不是,有哪些经验? 一、二
2-1-10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语文名师经验的启示。共同备课、课例评析的体会。今后改善拼音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13:拼音知识的应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1-11 《汉语拼音方案》研制背景及其作用 古代注音方法。《汉语拼音方案》研制背景。汉语拼音在母语教育、普通话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及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一
2-1-12 学习和记忆理论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记忆的保持。记忆的提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的特点。 一
2-1-13 汉语语音与情感的关联 表意文字。形声字。声训(因音求义)。辨音解字(纠正错字)。声母与情感的关联。韵母与情感的关联。声调与情感的关联。审音用字,以声传情,用声写象。结合具体作品讲解。 一、二、三
2-1-14 基于理解的朗读 朗读是文学作品理解方式,也是理解和感受的传递、表达。朗读的字串水平(读对字音、读顺语句——如同读英语片断)和基于理解的朗读(细微地传递作品的意义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儿歌、诗歌的诵读,散文、小说的朗读,评书、戏剧表演,表演性朗诵等。停连、重音、节奏、语调。由声悟情,循声求象。结合具体作品讲解。 一、二、三
2-1-15 诗词格律与古诗文诵读 语言的“指示功能”与“美学功能”。格律的形与声(声律)。韵律的意义。语音美感。诵读。结合具体作品讲解。 二、三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1-16 作品解读 儿童文学教学从语音的角度讲解儿歌等儿童文学作品,揭示作品的趣味和意义。古典文学教学从语音的角度讲解格律诗词和古代散文作品,揭示音韵传递的美感和意义。 一、二、三
2-1-17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小学中高段和中学“拼音教学”能力四级水平的语文教师,结合具体课例,讲述自己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语音知识以丰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一、二、三
2-1-18 现场作业 集中20份考卷(教辅材料)中的拼音题(每道题四组共计16个词的注音,选出全对或有错的一组),像考试一样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各题。第二天变换试卷和小题的题序,再做一次,根据标准自评两次做题得分。交流做题的体会。如果每题或对或错并无规律,只是一定水平的概率而已,这种现象有何启示? 一
2-1-19 现场作业 事先不通知,联系普通话测试机构抽检参训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成绩保密,只告知本人且不做任何记录)。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日常情况下普通话水平与考证时(经考前强化训练)有明显差异,这种现象有何启示? 二
2-1-20 共同备课 选一首古典诗词,从音韵的角度理解和感受,诵读并交流体会;然后小组讨论设计10分钟的教学活动,设法让学生也能感受到音韵的美感和意义。 一、二
2-1-21 问题讨论 中小学生该不该尝试写作诗歌?如不应该,是什么道理?如应该,对培养语感有什么价值? 一、二
2-1-22 教学反思 有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用这样的办法:齐声读一遍,听我读一遍(或听课文朗读录音),若干读得好的学生读给大家听,大家再读一读。你是这样吗?如是,如何改进?如不是,你是怎么指导的? 一、二
2-1-23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语文名师经验的启示。现场作业、共同备课的感受。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拼音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三

  (二)识字教学
  【培训目标】
1. 理解小学低年级课文的主功能是在课文语境中学习生字词;能根据课文用字的音形义特点和学生识字经验,确定课文识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理解识字的关键在于字形与字义的相互联系;能应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知识,创设情境进行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活动。
3.理解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课文的主功能是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构意”“语义”“文意”的差别与联系,能将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作适当区隔。
4.能应用字形、偏旁、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分析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
5.理解使用字典、词典对精准理解字词的重要性,能在教学中显示自己应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效用。
6.认识汉字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特殊意义;能认读一些常见的繁体字,并在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有所体现。

  【能力诊断】
水平 (小学低段)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文关键语句中的重要字词。在教学中,或联系课文先提出关键语句中的生字词,或在梳理课文过程中拎出关键语句中的生字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识字经验,解析字形、掌握字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力求贯通一气。二是课文中的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在教学中,应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知识,对字形加以形象化的解析,不但使学生知道对和错,而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错。课文中的一些熟字,有时也会结合课文语境或作者的用意来解析字的构形,使学生对这些已认得的字也有新的感觉和认识。
三 备课时,会对教材编排的课文生字词做一番分析,哪些字重在读对,哪些字重在理解,哪些字重在书写,做到心中有数,并从声旁、义旁、字形结构、笔画等方面,找到它们的一些共性或个性特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上课通常先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习生字词;接着是课文教学,朗读课文,指导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等;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适时提出重点学习的字词,借助图片、多媒体、动作、表演等,使学生明白这些字由字形传达的意思;最后又返回到课文理解和朗读,在上下文联系中加深对这些字词的理解。
二 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揣测等方法,读准音节、正确书写、初步了解词语意思。上课开始,通常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识字方法和各自经验,适时讲解一些字形的结构及要注意的细节。接着是课文教学,主要是朗读,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穿插进行课文讲解和学生讨论发言,在讲解课文时提醒学生关注刚学过的生字词,或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巩固或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对一些以前学过但有些学生又“返生”的字,也会适时提醒注意。
一 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自行解决。上课开始,通常先有一个“扫清字词障碍”的识字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跟读或听写生字词、根据讲述的意思说出或默写对应的字词等,必要时会提醒某些生字的音、形特点及要注意的细节。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课文:课文朗读、老师讲解、师生问答、组织学生讨论等。最后通常是布置作业,抄写课后练习要求写的字或词语、造句、背诵课文等,有时间就课上完成,完不成就留作家庭作业。

水平 (小学中高段和中学)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会依据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生字词进行分别处理。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关键语句中的重要字词,解析字形、掌握字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力求相互联系。课文中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会适时进行教学,应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知识,不但使学生知道对和错,而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错。其他生字词,则主要通过预习、学习单和作业解决,必要时在课堂上适时提出,或学生提出时解答。

三 备课时,除阅读教学设计,还会对课文的生字词做一番分析,哪些字要读对,哪些字要做书写指导,基本上做到心里有数。对生字词的教学会通盘考虑:有的要求学生课前自主解决;有的放在课中,穿插在课文的讲读和学习中;有的则安排为课后作业,应用或巩固。穿插在课文讲读和学习中的,是课文的生字词教学重点,通常是在课文讲读中适时提出字词,应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知识解析其字形特点及要注意的细节,再返回课文教学,在上下文联系中加深对这些字词的理解。
二 备课时,会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编排和教参建议,筛选一些重点学习的生字词。教学时,通常先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适时讲解一些字形的结构及要注意的细节。然后进入课文讲读,一般是先整体了解课文,再依课文的段落次序分段学习。在讲读课文时,提醒学生注意刚学过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字形和词义等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组词、造句等活动。最后通常是布置作业,抄写课后练习要求写的字或词语、造句、背诵课文等。

一 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行解决。上课开始,通常先有一个“扫清生字词障碍”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课文:课文朗读、老师讲解、师生问答、组织学生讨论等。最后通常是布置作业,抄写课后练习要求写的字或词语、造句、背诵课文等等,有时间就课上完成,完不成就留作家庭作业。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之前,要求学生熟记字词,按考试题型反复强化练习。



水平 (文言文教学)你最像下面哪一种? 自评
(√)
四 文言文教学中,会依据在课文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文言字词作分别处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关键语句中的重要字词,或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具体感受,或分析字形使学生了解文言词义,并从字形感受汉字本身所携带的文化和情味。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尤其是教科书没有注释或只简略注释的,学生容易忽略或望文生义,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依据字理、联系上下文加以解说和纠正。对古今一致或古今词义可直接对译的,一般由学生自主解决;一些生僻的难字,学生参阅注释大致读通语句即可。

三 文言文教学重在积累常见文言字词。会运用多种办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字词,如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测,勾连以前学过的文言文语句等,其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分析字形传达的意思,如“步”“趋”“行”“走”等,加深学生对文言词义的理解。有时还会联系相应的成语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亲密无间”“号召”等,使学生举一反三,牢固掌握文言词语。如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的意思,也会参考古汉语字典和相关资料,分析其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义项的关系。

二 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参考材料,初步了解文章大意,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教学一般是逐段展开,通常先学生朗读,尝试通译全段,并提出疑难词句。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重点语句和字词:对一些难字和古今异读字,要求读准;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提醒注意的细节;对有些有注释的常用实词,讲解与现代汉语语义的差别;对一些难字或学生译错、译不准的字词,让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时也会借助参考书,讲解这些字的构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词义。
一 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参考材料,初步了解文章大意,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教学通常是逐字逐句逐段翻译,或串讲,或学生回答,或小组讨论。串讲时,边译句,边讲解,主要讲一些难句的词法和句法,对有注释的一些常用实字,会提醒学生注意与现代汉语的语义差别。过程中,穿插学生朗读并尝试背诵。学生逐句翻译之后,会借助参考书中的一些资料,分析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有时还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布置作业,做课后练习,严格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

【培训课程】
     研修主题14:汉字构形知识与识字教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1 对汉字正确的感觉和认识 汉字因意构形的“表意”特征。独体字、合体字。构件(笔画、偏旁部首等部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造法。字形与构意(字形传达的意思)。字形自身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汉字构形知识对识字教学的意义。 一、二
2-2-2 在课文语境中的识字教学 识字的两种水平:(1)字形(字的图形)的记忆,辨认、再认、复现(按字的图形书写)。(2)字形(构件及构意)的理解,识字是文化,指向字形的构意理解,构意理解与正确书写。字形的构意与语义(词典义)、文意(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的关系。识字教学(指向字形的构意理解)与学习词语(指向可脱离课文语境的词典义)、课文教学(理解和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的关系。 一、二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3 名课研习 研习小学低段的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看如何在课文语境中教识字。 一、二
2-2-4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四级能力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例,讲述自己如何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识字教学。 一、二
2-2-5 语文名师经验分享 (小学中高段)“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均为四级能力水平的语文名师,结合具体课例,讲述自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识字教学。 一、二
2-2-6 问题研讨 学生写错字是识字教学的问题,还是写字教学的问题? 一、二
2-2-7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师经验分享和名课研习的体会。问题研讨的反思与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15:不同学段的课文教学功能(小学低段)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8 文选型教材课文的多种教学功能 课文的教学功能含义:小学低段课文主功能是识字教学,小学中高段课文主功能是阅读教学(定篇、例文、样本等)。课文语境中的词汇教学(词语的义项)贯穿中小学全程。“例文”可侧重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写作范例)。写作教学使用的部分课文(阅读材料)。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的课文(阅读材料)。 一、二
2-2-9 小学低段课文的主功能:识字教学 识字是文化,指向字形的构意理解。区分按构形识字和强制记住字形的轮廓及细节。课文语境的处理。小学低段课文的阅读教学功能,主要是字面理解水平并有自己(带有个体自发性)的理解和感受。 一、二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10 名课研习(小学) 研习小学低段的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研讨:(1)低段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点、重点字词)。(2)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一、二
2-2-11 共同备课 选一篇低段的课文,按照理论学习的要点,小组备课:确定教学目标(重点识哪几个字)和教学内容(字形构意),设计学习活动;小组交流评议。 一、二
2-2-12 问题讨论 小学低段课文的阅读教学功能,主要是字面理解水平并有自己(带有个体自发性)的理解和感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低段教学要“讲课文”吗?说说理由。 一、二
2-2-13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一堂课(教学录像或现场教学),分别记录其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和课文分析的教学时间,依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评判其得失。 一、二
2-2-14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一堂课(教案、教学实录或现场教学),分析其教学活动的指向是识字法(按构形识字),还是记忆法(记住字形的轮廓和细节)? 一、二
2-2-15 教学反思 分析过去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反思自己对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认识。 一、二
2-2-16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的启示。共同备课和教学反思、问题研讨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16:不同学段的课文教学功能(小学中高段和中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17 文选型教材课文的多种教学功能 课文的教学功能含义:小学低段课文主功能是识字教学,小学中高段课文主功能是阅读教学(定篇、例文、样本等)。课文语境中的词汇教学(词语的义项)贯穿中小学全程。“例文”可侧重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写作范例)。写作教学使用的部分课文(阅读材料)。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的课文(阅读材料)。 一、二
2-2-18 小学中高段和中学课文的主功能:阅读教学 主要是阅读教学:超越字面理解(语句的解码水平),理解(语句、语篇的解释水平)和感受(体验情感、体味语言等)。兼顾识字教学,区隔设计课文生字词学习活动。识字是文化,指向字形的构意理解。区分按构形识字和强制记住字形的轮廓及细节。 一、二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19 名课研习(小学) 研习小学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看是如何处理小学低段课文和中高段课文的。 一、二
2-2-20 名课研习(初中) 研习中学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看字词的教学是如何与文意的深刻领会贯通的。 一、二
2-2-21 共同备课 选一篇课文,结合阅读教学,单列设计识字与写字教学:确定教学目标(重点识哪几个字)和教学内容(字形构意),设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活动。小组交流评议。 一、二
2-2-22 问题讨论 小学中高段和中学课文教学,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是一回事吗?如果是,有什么理由?如果不是,对教学有何启示? 一、二
2-2-23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一堂阅读教学课(教案、教学实录或现场教学),分析其识字教学的开展情况,判断其得失。 一、二
2-2-24 教学反思 分析过去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反思自己对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认识。 一、二
2-2-25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的启示。共同备课和教学反思、问题研讨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17: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小学高段和中学)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26 文言文字词教学的方法 (1)深入。抓住关键语句中的重要字词——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词炼句处,通常都是表情达意、言志传道的关键处;联系字形传递的意思、字词的语义(本义)、语篇上下文中的文意。(2)突出。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尤其是教科书没有注释或只简略注释的,学生容易忽略、误解(望文生义),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依据字理、联系上下文加以解说和纠正。(3)放过。古今一致或古今词义可直接对译的,不妨放过;一些生僻的难字难句,学生参阅注释大致读通即可。(4)分离。对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要求学生在“古代汉语”意义上掌握的,则需要与课文教学分离,课前课后作业练习,强化记忆。 一、二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27 名课研习(小学) 研习小学中高段的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研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字词? 一、二
2-2-28 名课研习(初中) 研习中学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看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字词。 一、二
2-2-29 现场作业 选一篇繁体字印制的文言文,认字比赛;选若干文言常用实词的繁体字,分析字形构件及构意。 一、二
2-2-30 共同备课 选一篇文言文,按照理论学习的要点,侧重在文言实词,做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小组交流评议。 一、二
2-2-31 问题讨论 文言文(古诗文)教学和语体文教学有哪些实质性差别?文言文(古诗文)教学是疏通文字之后进行课文分析吗? 一、二
2-2-32 课例评析 研讨(同伴或网上)一堂文言文教学课(教案、教学实录或现场教学),分析其实词教学的开展情况,判断其得失。 一、二
2-2-33 教学反思 分析过去自己一篇课文的教案,反思自己对文言文教学及文言实词教学的认识。 一、二
2-2-34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名课研习的启示。共同备课和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的体会。今后改善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二

     研修主题18:汉语知识拓展学习
编号 理论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35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具体汉字讲解。 三、四
2-2-36 语境与词义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的多义性。词的意义结构和词汇意义的类型。新词和旧词。外来词。口语词汇和书面词汇。术语。表情词汇。成语类型:“组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融合性成语”。语言意义(语义)和言语意义(文意)。广义语境(外部语境)和狭义语境(文内语境)。 三、四
2-2-37 汉语语句的特点 汉语的流水句。现代汉语“欧化句式”。现代白话文。 三、四
2-2-38 古今中外视野中的修辞学 修辞格。表达性辞格、认知性辞格。认知性比喻、形象性比喻、说明性比喻、命名性比喻。对偶(对仗)。 三、四
编号 实践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适用水平
2-2-39 学习体会和交流 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的笔记整理。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三、四


(待续)
文章关键字: 教学 语文 学生 课程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