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5-22
第一部分 前言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特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包括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和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从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通过统一出台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分科出台学科教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关于教师培养培训、学生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学科)》(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旨在促进初中化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指导标准》基于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要,明确学科整体理解、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六项培训目标主题,开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诊断量表,分层分类设计培训课程,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标准》是国家、省、地(市)、县(区)组织开展初中化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学设置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初中化学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和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的根本指南。
一、基本理念
《指导标准》秉承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的理念,对照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制订实践导向的培训目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
(一)师德为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融入教师培训课程,注重教师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教育,引导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热心从教、依法执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能力为重
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为重点,满足初中化学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诊断指标,为有效把握教师培训需求提供依据。
(三)学生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能力素养。教师培训目标及培训课程应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引导教师丰富专业体验、完善必备的化学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四)实践导向
基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要构建教师教学能力素养框架,划分各级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维度,确立各级教学能力的典型表现。培训课程应重视教师个人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以形成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
(五)分层培训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和教师培训工作特点,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主线,基于教师能力诊断,确定教师初中化学教学能力各维度所处的水平层次。基于各维度教学能力水平层次选择体现教学能力水平进阶的培训课程,开展分层培训,帮助教师个体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
二、设计思路
(一)建立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
1.根据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求,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指标
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履行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将化学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基于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求,构建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核心能力项)的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在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5个一级主题对应基础上,增设了“学科整体理解”这一具有统摄性的一级指标。
2.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确立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指标的核心要项
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教师培训中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程宗旨,确立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指标核心要项,以引导教师教学从过于关注传授化学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提升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能力素养。
3.围绕初中化学课程及实施要求,确定具体教学能力指标及培训目标
围绕初中化学课程及实施要求,将教学能力的核心能力项逐一细化为可检测的最高水平教学能力指标及培训目标。能力指标的陈述方式有以下两类:指向初中化学教学知识或教学意识的指标,常用动词“了解”“理解”“认识”等描述;指向教学分析、设计、实施等行为的指标,用“能做到”描述。
(二)开发教师自我诊断的“能力诊断级差表”
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需求,是培训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现状与培训目标之间的“差距”认知,可帮助教师建立发展性的内在需求。为此,《指导标准》开发了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表现级差表”,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诊断,明确自身教学能力的现有水平,从而自觉地感知自身能力与培训目标之间的“差距”,激发主动培训的内在需求。
围绕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任务的主要事项,兼顾远景目标和现实需要,将教学能力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四级能力水平的描述,依据各“核心能力项”的“级差点”,结合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展开。能力水平的“级差点”如下:
1.“学科整体理解”教学能力水平表现级差表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教学能力水平表现级差点
化学学科特征、内容体系及价值理解 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理解 水平四:基于化学学科视角系统描述,并且能迁移应用
水平三:基于化学学科视角系统描述
水平二:基于初、高中阶段的内容完整描述
水平一:基于初中课标,零散地知道
化学学科的价值认识 水平四:系统认识化学学科价值,并落实到教学行为中
水平三:能系统地认识化学学科价值
水平二:能将化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相关问题建立关联
水平一:笼统地知道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用
初中化学课程的理解 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 水平四:系统认识,并落实到教学行为中
水平三:知道,仅从宏观层面指导教学
水平二:能说出,但不用来指导教学
水平一:很少关注
课程内容的认识 水平四:能在五个一级主题之间建立系统,并用来指导教学
水平三:能在五个一级主题之间建立系统
水平二:知道五个一级主题并能建立关联
水平一:依据教科书章节零散知道
学生学习进阶的把握 水平四:系统说明不同主题间、不同学段学生素养发展脉络
水平三:能描述认识素养、能力素养发展脉络
水平二:能基于知识体系、教科书顺序全面描述知识发展脉络
水平一:能零散描述知识发展脉络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方式 水平四:促进认识发展教学理念,能综合应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具备成功教学的经验图示
水平三:促进认识发展教学理念,能使用科学探究、STSE等多种先进教学方式
水平二:知识解析教学理念,能用讲授、探究、STSE、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
水平一:知识解析教学理念,以讲授、演示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系统 水平四:能系统关注教学设计的各要素,多角度、多线索并进教学设计
水平三:能在教学设计要素间建立关联,教学设计时关注知识、方法,多线索并进
水平二:知道教学设计的各要素,只关注知识逻辑
水平一:仅关注教学过程设计,只关注知识逻辑
教学实施技能 水平四:具有基于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能创新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水平三:具备熟练应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技能,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水平二:具备熟练组织教学活动技能
水平一:仅具备基本技能
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理念和基本方式 水平四:能关注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四个维度评价,多元主体,多种评价方式
水平三:能关注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评价,以师生为评价主体
水平二:能关注知识、技能两个维度评价,评价主体为老师
水平一:仅关注知识的评价,评价主体为老师
评价内容及工具设计 水平四:基于学科能力和素养规划,进行创新评价设计
水平三:有双向细目表规划,使用多种评价资源,能设计表现性评价
水平二:有评价目标,选择习题,有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意识
水平一:不开发评价工具,直接使用教科书或教辅材料中的习题
评价结果分析及反馈 水平四:多角度评价习题质量并提出修订意见,灵活的数据统计及表达,关注能力、素养的评价反馈,教学问题归因
水平三:根据评价规划评价习题质量,常规数据统计及表达,关注技能、能力的评价反馈
水平二:基于知识和难度评价习题质量,基本数据统计,关注知识的评价反馈,有教学问题意识
水平一:无习题质量评价,对结果简单统计,关注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与改进 教学
反思 水平四:系统进行教学反思,并进行实质、全面归因
水平三:多角度教学反思,并进行合理归因
水平二:零散地反思,并进行表面归因
水平一:感性、笼统地描述教学感受
教学研究方法 水平四:系统掌握,熟练应用
水平三:能在研究方法与教学问题之间建立关联
水平二:零散地知道
水平一:基本不了解
促进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 水平四:能引领研究
水平三:能自主研究
水平二:具有研究意识
水平一:基本没有教学研究经历
2.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能力表现级差表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教学能力水平表现级差点
主题学科内容及价值理解 学科内容理解 水平四:主题间、学段间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水平三:建立不同学段、主题间的系统联系
水平二:建立初中阶段主题内具体知识间的系统联系
水平一:笼统、零散、孤立地关注知识
教学价值认识 水平四:系统关注主题间、学段间融合的社会、个人、学科本体多方价值
水平三:基于主题知识挖掘方法、认识、观念等方面个人价值
水平二:列举实例说明知识的价值
水平一:笼统、零散、孤立地关注知识本体的价值
课程理解与把握 水平四:系统全面地把握主题内容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内容安排
水平三:准确描述主题间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
水平二:准确表述主题内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水平一:列举初中阶段主题课程内容
教科书理解与教学内容组织 水平四:选择和调整组织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水平三:深入理解主题内容间的关联
水平二:系统描述主题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明线和暗线
水平一:描述主题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明线
主题学生发展的空间分析 已有
基础 水平四:自主探查学生在知识、能力、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已有基础,对探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
水平三:全面描述学生知识、生活经验、方法、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已有基础,有探查意识
水平二:全面描述学生知识、生活经验方面的具体已有基础
水平一:笼统、零散地说出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发展
需求 水平四:自主探查学生在知识、能力、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主题间建立全面的关联
水平三:全面描述学生在知识、思路、方法、观念方面的发展需求,有探查意识
水平二:全面描述知识方面的具体学习发展需求
水平一:笼统、零散地说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发展需求
障碍点 水平四:自主探查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对探查结果在知识、能力、认识、观念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和诊断反思
水平三:全面描述学生知识、思路、方法、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学习障碍点,并能进行归因分析
水平二:全面描述学生知识方面的障碍点,并进行归因分析
水平一:笼统、零散地描述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障碍点
发展
路径 水平四:自主设计学生在知识、方法、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水平三:明确知识、思路、方法、认识等方面的发展顺序
水平二:依据教科书系统、全面地构建主题相关知识的学习顺序
水平一:依据教科书零散地说出章节内部知识学习顺序
主题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水平四:立足学科素养发展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水平三:依据初中化学课标和教科书、学生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三维目标
水平二:依据初中化学课标和教科书准确设计知识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比较笼统
水平一:照搬或基于经验设计知识目标
评价
规划 水平四:对评价目的、内容、方式进行整体规划,并优化评价方式
水平三:能从内容—水平两方面进行整体评价规划
水平二:仅能对具体知识进行评价规划
水平一:照搬或基于经验进行知识层面的评价
评价工具开发 水平四:从学生发展空间出发,对知识、方法、能力、素养等维度进行评价整体规划,设计出核心活动表现的评价工具
水平三:对核心知识、方法、认识等多方面开发评价工具
水平二:基于知识评价规划选择习题
水平一:照搬教科书或教辅材料中的习题
教学诊断、反馈及反思 水平四: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全面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深入归因分析,并反馈调整教学活动
水平三: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分类指导
水平二:根据学生作业题面信息(题型、设问、知识主题等)和答题情况进行简单地归因分析
水平一:只关注学生作业是否完成、答案是否正确、知识是否掌握
主题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原则与策略 水平四:系统阐述与分析主题的教学关键问题及核心教学策略
水平三:能全面的说出主题的教学特点,能列举结合典型案例对其进行阐述分析
水平二:零散地说出主题教学的特点,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
水平一:不明确主题教学的特点,照搬或基于经验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取向确定与教学环节设计 水平四:具有明确的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或观念建构)教学取向,进行整体、系统设计
水平三:关注认识发展或观念建构教学特点,在部分教学环节中体现促进认识发展或观念建构的设计
水平二:关注知识教学的特点,并有意识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
水平一:照搬或套用一般教学模式,没有明确的教学取向
核心问题任务确定、学生活动与问题线索设计 水平四:基于核心问题任务,综合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认识发展脉络设计问题线索,基于能力素养目标的达成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水平三:基于具体核心知识及其认识功能价值设计核心任务,基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水平二:教学过程关注具体知识的落实,并据此改造或设计问题,学生活动设计形式化
水平一:教学过程照搬教科书的任务和问题,学生活动仅限听讲做题
素材证据选取 水平四: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和证据,发挥素材对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功能
水平三:根据教学功能选取促进学生发展价值的素材
水平二: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照搬教科书或已有教学设计中的素材,但素材与核心问题、教学目标缺少实质性关联
水平一:围绕知识点解析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较少使用情景素材
主题教学实施 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课堂实现及其调整 水平四:能展开教学设计中的活动,根据学生表现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能落实知识、技能、方法、认识、观念等目标
水平三:基于教学设计展开并调整教学过程,能较好落实知识和一般过程方法教学目标
水平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吻合,能落实知识教学目标
水平一:课堂教学随意,经常偏离教学设计
基本教学技能 水平四: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技术和手段,充分发挥其在获得新知、发展认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教学功能
水平三:具备主题教学特点的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水平二:能清晰表达和讲解,基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水平一:教学语言表达和逻辑混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
活动开展与指导 水平四:有效组织和实施具有主题特色的学生活动,对学生思路、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选择并利用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合理调整活动实施
水平三:有主题特色,根据学生活动表现进行指导、调整活动开展
水平二:顺利开展学生活动并进行适当组织和调控
水平一:基本不展开学生活动,或活动过程混乱、缺乏必要的组织和调控
思路与方法外显 水平四:有明确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思路,学生思路、方法外显
水平三:有明确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思路,教师外显
水平二:有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思路,但比较内隐
水平一:没有固定思路,只关注具体知识点落实
(三)设置体现水平进阶的培训课程
1.依据培训目标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设计培训课程模块和体现水平进阶培训课程
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为主旨,依据培训目标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结合培训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整合培训目标特征系统设计培训课程模块和体现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进阶的课程,引导教师提升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其中,培训课程研修主题与二级培训目标相对应,培养课程专题与水平层级相对应。
2.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差异,提供多样化培训实施和组织建议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兼顾我国初中化学教育和教师的区域差异,倡导采用集中学习、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自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培训组织形式,专家讲授、案例研究、问题研讨、工作坊等多种培训实施方式。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实施策略,通过现场诊断、分析与分享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基于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反思实践和行动研究提升教学能力,确保培训实施的效果。
三、框架内容
《指导标准》由前言、培训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三部分组成。“前言”说明本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框架内容。“培训目标与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培训目标”是基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对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能力诊断级差表”是在对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表现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诊断指标,旨在为有效把握教师培训需求提供依据;“培训研修主题”针对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不同表现水平现状,围绕各主题的教学能力培训要求,设置培训课程专题及其内容要点,着眼于帮助教师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实施建议”重在推动各地创新培训模式,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确保课程实施质量。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待续)